11月21日下午,入职研修第七讲在竞慧东楼404室进行。组织人事部副部长徐超、政府审计学院方二教授与新教师们分享了大数据技术及在各研究领域的应用。本次研修分主题分享和点评研讨两个阶段。
徐超:大数据,大有研究
徐超围绕“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技术架构”、“大数据精髓”、“相关领域应用”的思路对“大数据技术与方法”与新教师进行了交流。
“我们是数据的创造者”,徐超首先列举“假如给你一天大数据的生活”,“全球每秒钟发送2.9百万封电子邮件;每天会有2.88万个小时的视频上传,每天亚马逊产生6.3百万笔订单……”等无处不在的数据,展示了信息社会和智能终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海量数据的不断产生和大数据的5V特性,并和大家分享了大数据技术总体架构、关键技术、分析方法等。
谈及大数据的精髓,他说大数据正促使人们逐渐改变思维方式,有三个观点值得关注:“不再依赖抽样分析,可以抽取和处理整体的所有数据;不再过度追求数据精度,而是追求利用数据的效率;不再热衷寻找事物的因果关系,而是充分利用事物的相关关系,并引用很多例子加以说明”。
“现在,大数据分析已经被应用到个性化教育中”,徐超介绍了个性化教育、总统选举、军事行动、金融理财等大数据在相关领域的典型应用,并重点示范了“医保数据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大数据在经济犯罪中的使用”三个生动的大数据实战项目,让参会老师们充分领悟到大数据的价值与魅力。
方二:用好的理论、严密的数据,研究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或现象
在点评与讨论环节,方二赞扬徐超老师的研究与实践非常有意义,并抛出一串问题,鼓励新老师们结合自己的研究发表看法。审计与评估研究院甘国亚、法学院李亘等新老师们纷纷就“绩效评数据模型的发展与改善”、“劳动法对用人灵活性的影响”等研究与方二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讨论与互动。
在讨论中,方二提出在管理学研究中,注意两类数据:“个体行为加上企业刺激行为数据;相对于样本量,更要重视变量的丰富”。他希望大家的研究从理论视角来出发,方二强调衡量一个好研究的最大标准是具有普适性,而有理论贡献的研究可以有普适性,他希望大家的研究从理论视角出发:“一是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是挑战、质疑理论的基本假设;二是找到理论中的冲突,有张力有冲突的研究才是好的研究;三是避免‘新瓶装旧酒’,要挖掘中国背景的独特要素和优势”。